編者按:加拿大在農業、食品、礦業、能源等自然資源產業領域有著巨大的優勢及市場競爭能力,而中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市場和工業高速發展的自然資源需求,兩國在區域互補性、行業互補性等方面有著廣泛的合作空間與機會。
這裏所摘要的加拿大國際貿易部長David Emerson先生的講話,你可以從中瞭解到加拿大方面是多麼重視加中貿易關係的。你可以把握加中工貿合作與發展的商機。
中國和加拿大
我們審視加中關係時,很容易把兩國貿易額和商業趨勢當作雙邊關係的溫度計。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已經無數次測量並量化了發展中的貿易模式。但是,緊密長久的關係並不僅僅靠商業,它更靠連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牢固不可割裂的家庭、朋友和夥伴的關係網。
加拿大有近一百萬華裔。他們對加拿大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在多倫多和溫哥華等大城市留下了深遠的影響,他們是嫁接中加的永久親情橋樑。現在加拿大漢語被廣泛使用,僅次於官方語言英語和法語。人際紐帶也有助于多邊政治關係的發展。
中國從接近崩潰邊緣的封閉式經濟被拉回到今日全面整合、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全球商業領導;從以前世界銀行的受援國變為驕傲的捐助國。更令人驚歎的是:這一切只經歷了短短25年,僅僅一代人!
在整個過程中,中國和加拿大一直是合作夥伴。通過APEC,我們是環太平洋事務的合作夥伴;在千萬個日夜的商業和投資者往來中,我們是在中國和北美的合作夥伴;在不斷的跨文化和體育活動交流中,我們是合作夥伴。在許多國際衛生和安全重要領域,我們也是合作夥伴。
衛生合作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的同事,加拿大衛生部長托尼·克萊門(Tony Clement)最近發起並組織了一個新的關於衛生方面的聯合委員會。中加兩國官員共同協作,重點解決食品、藥品和產品安全方面問題。也正努力探索早期發現傳染病傳播的合作方式。近觀兩友國:經濟互補,並都在獨特向上的軌道中運行。
沒有任何國家能像中國一樣更好的利用這個經濟轉變。中國已不再是以前被人認為的低成本生產港。中國在商品價值鏈中不斷攀升,成為全球科技領域的領頭羊。中國已經成為極具競爭力的投資目的地。引入投資也需要引入技術和專長。現在中國自己也成為重要國際投資國之一。
加拿大也行駛在革新的道路上。我們歷來在自然資源方面是領導力量,至今仍如此。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加拿大人通常對基於自然資源的產業經濟感到很窘迫,稱自己為“筏木工和運水工”。今天,自然資源是我們經濟的戰略資產。自然資源能加速科技、人力資源豐富的經濟的興起,也能加速能力公司和組織的興起。能力公司和組織孕育並實現了經濟能力。
加拿大北部從未象今天一樣開放。北極水域越來越適宜航行。我們投資數十億加幣發展、監督和保護這筆不為人知的財富、人民和機會。那裏有豐富的能源資源,還有鑽石、鈾、鉛、鋅和銅。那裏有發展漁業和旅遊業的潛力。這為加拿大和為依賴加拿大可靠穩定供應的國家提供了廣闊前景。
加拿大會朝著高端技術,可持續環保方向發展,並提升在價值鏈中的位置。如同中國,我們正提高在知識和技術經濟領域的能力。最近出台了一個科技新戰略,幫助我們建設更具競爭更有活力的經濟環境:鼓勵針對科技和創新的投資。
我們也通過建立運輸和物流的全球網絡系統重點提高我們的競爭力。我們正落實建立基礎設施、配套技術及監管框架使之成為通向北美洲的便捷門戶。北美市場有四億四千萬人口,並不僅是三千四百萬加拿大人。為完善貿易和運輸門戶,加拿大在以後的七年中會投資330億到關乎經濟大計的基礎建設中,另外還有來自私營企業和政府其他部門的數十億投資。
發展貿易夥伴關係
當兩國在自己的道路上前進時,我們也應注意到兩國道路的交匯點——那是雙方互利合作的機會。這正是加拿大政府始終將中國作為貿易和投資重點的原因。作為全球商業戰略的一部分,我們在中國有越來越多的代表機構,我們的重點是幫助加拿大確定幾個明確、具體的產業市場。這些產業市場也是中國特別需求,加拿大特別擅長的。
但是,我們需要更多的加拿大企業認真參與投入到中國市場,如龐巴迪、SNC蘭萬靈、宏利保險、Power Corp.和蒙特利爾銀行都有駐華機構,目前正產生回報。正像這些企業所展示的一樣,中加合作夥伴關係並不是簡單的算術加法,而是真正的經濟協同合作。
我們的貿易數字統計很說明問題。2006年中國是加拿大第四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美國。2007年是又一旗幟年。加拿大向中國出口創紀錄;中國向加拿大的出口以雙位數速度增長。2007年前10個月,加拿大向中國出口增加29%,是我們所有主要出口市場中增長最快的。
再看另一方向,2007年前10個月,中國對加拿大的出口額為330億加元,比06年同期增長14%。自從2004年起,中國對加拿大的機器設備的出口已經超過消費品,其中電腦和無線電通訊設備份額不斷增長。很明顯,現代多元的商業關係正植根於中加兩國之間。我們的工作是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努力。加拿大對此承諾。
增進雙向投資
投資是第一。投資是任何健康強勢貿易關係的關鍵推動力。中加2006年雙邊投資額達29億,比2005年增長20%,但這僅僅是開始。價值2000億的中國投資公司的成立顯示中國在全球市場建立公司的雄心。很自然,中國作為世界市場的主要角色也成為許多商業界和媒體的談資。但是,請讓我更明確的表述自己——加拿大歡迎中國的投資。
加拿大有很多優勢:豐富多元的自然資源;安全豐富的能源供給,包括石油和天然氣;穩定、競爭和透明的投資環境;創新和高科技經濟;便捷進入4億4千萬人口的北美市場;建設經濟基礎設施的龐大計畫。
加拿大對商業開放。我們歡迎中國投資。我們也注意到一些投資者很關心我們的《加拿大投資法》,尤其是有關國有企業部分。我的同事工業部部長基姆·佩提斯(JinPrentice)最近宣佈了投資法的新指導方針,旨在明確已有要求並為外國國有企業提供更多可預測性。
請讓我強調,這並不是新要求,而是旨在明確《投資法》中已有要求的指導方針。加拿大仍舊一如既往的開放,歡迎外國投資——包括私有和國有投資。並且我們仍承諾與中國方面儘快完成《高標準外國投資促進和保護協定》。強勢安全的雙向投資是健康商業關係的基本推動力。讓我們別有誤會:加拿大堅持承諾與中國建立更深層關係。
打造創新關係
創新是中國關係另一關鍵部分。我們科技合作協定即將慶祝其一周年。該協定大受歡迎。第一次合作意向倡議就吸引了135家的興趣——可見雙方科技領域人士很希望把我們的科研和創新關係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我們兩國在產品價值鏈中不斷攀升時,我們應該繼續把握理想的科技合作機會共同創造新產品投放市場。
共同建立門戶
另一合作方面是《亞太門戶和貿易走廊方案》。正如去年我所言,這是我們聯邦政府和省政府還有私營企業合作單位的一個工作重點。我們正付出前所未有的努力一同加強運輸和物流能力建設使之成為聯通北美和亞洲巨頭如中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門戶。如今年我很高興能報告實質性的進展。
最近,在魯伯特王子島港新開通了怡境集裝箱轉運站(Fairvew Container Terninal)。11月,中遠的安特衛普號(Antwert)第一次使用該站,直接向平板運輸汽車卸下360個集裝箱。該批集裝箱92小時後抵達目的地芝加哥,比預計整整提前八小時。這使王子島比其他美國重要港口更具優勢。譬如從長灘轉港,類似的運程,航期會比王子島慢32小時。即使通過西雅圖也會慢28個小時。
很自然,加拿大的門戶吸引了多方面興趣。譬如去年,迪拜環球港務集團(DubaiPortsWorld)收購了溫哥華的森特姆上轉運站(Centerm Mrine Terminal)。我們希望繼續得到類似合作夥伴的支持,繼續幫助我們建設門戶。也希望來自中國的合作夥伴。
去年我和中國交通部長李盛霖一起簽署了《進一步加強中加貿易門戶和走廊合作諒解備忘錄》。雙邊人員正一起協作,明確具體行動計劃推進門戶建設。強有力的航空門戶是亞太門戶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像加拿大、中國這樣的貿易大國,高效的航空是很重要的,不僅有利於運輸貨物,也刺激服務業,也為嫁接夥伴關係的“人際聯繫”提供便利。
航空需求增長快於經濟增長,這個趨勢會繼續。加拿大對自己高效高能的航空系統很驕傲。今天,與我一同參加晚宴的還有航空代表團,其中包括最大的機場和重要航空公司。我們的機場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現代化設施完備。自從90年代,共投資110億開放機場,另外計劃在將來的幾年中再投資42億。中國尋求進入北美市場捷徑的運輸公司可以關注加拿大機場。加拿大機場有遍及太平洋和北美的多模態運輸系統的支援。
通過一年前出臺的“藍色天空”政策,我們正積極主動與全球合作夥伴建立國際航空協定以提高競爭力。這項政策為旅客和貨物運輸服務提供新的靈活度。我們正進一步拓寬諸如《國際航空貨物轉運項目》以涵蓋更多機場。在目前《中加航空服務協定》項下宣佈了一些新的航班,包括南航的加拿大首航——每日從廣州飛往溫哥華。
去年11月,國泰宣佈將在今年三月每週增飛四趟往來溫哥華和香港的航班,我們歡迎這些新服務,也期待著我們兩國旅客和貨物運輸服務的進一步發展。這是中加加強運輸和物流,促進亞洲與北美洲間商業的好例子。
奧運會
2010年加拿大主辦溫哥華——威斯勒冬奧會時這種運輸樞紐尤顯重要。我們很激動有這次機會,各部門上下都在努力,希望為世人展示一個難忘的冬奧會。今年五月,我們在天安門廣場邊上會設一個加拿大亭,他將為人們展示加拿大風采,如同親身去加拿大一樣。BC省——加拿大亭坐落於北京城市規劃展覽館,屆時將向人們展示加拿大作為獨特旅遊目的地的風采。這也是展示加拿大產品和服務的良機,也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期和奧運會中提供了一個廣受關注,促進商業項目的平臺。
中國為2008奧運做的工作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同中國一樣,加拿大也認識到奧運會提供了一個可利用國際影響,慶祝並展現加拿大的機會。這個機會一代人僅有的一次。我很高興看到中加兩國在盡全力利用這次機會。
總結
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論在科技、數學、文學還是不斷變遷的世界文明的演化中,中國一直是令人讚歎。中國又一次擔綱了重組世界經濟和政治新秩序的重任。或許是有史第一次有大幅度減少全球貧困、疾病和遭遇的科技和經濟能力。
當看到中國在短短幾十年取得的成績時,我們不禁意識到在中國或在世界各國許多進步發展都是望而可及的。加拿大和中國是沿著不同發展軌道前進的非常不同的國家。卻可以成為提高全球千萬人口生活水準的共同力量。我們的歷史淵源,共同的價值取向,嫁接兩國關係的人際橋樑和共同的經濟利益會深化我們雙邊的夥伴關係。在以後的幾年中,會有更好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發展。
中加兩國可以使地球變為一個更好,更安全,更友善的地方。我們可以在各自的國度中這樣做,也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成為促進和平、進步和安全的主導力量。正如築萬里長城,每次只能砌一塊磚。我們需要耐心和毅力。我們需要朋友和夥伴,像今天在座的各位。我們必須保證付諸行動,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口頭和書面。
我們可以改變未來。明天的歷史並不是隨機的,也不僅由命運決定。明天的歷史由今天的領導,今天的遠見由今天的行動決定。讓我們一同努力,創造驕人的歷史!讓遺憾不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