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溫哥華總領事 羅梳根致辭

《華僑為革命之母真品真跡展》主辦機構致辭

  “華僑為革命之母”是孫中山先生對加美等,全球華人華僑對辛亥革命,做出的重大貢獻的親筆題詞和高度贊譽。

  孫中山先生,對加美兩國華人華僑支持辛亥革命的行動十分重視。在1897年、1902年、1911年三次來到加拿大溫哥華等加美兩國主要城市,受到了加美兩國的華人華僑的熱烈歡迎,得到了華人華僑的大力聲援和慷慨捐款。尤其是加拿大溫哥華和維多利亞致公堂會員采用房產抵押貸款,捐作辛亥革命軍餉。 在廣州329起義的海外籌款中,加拿大華僑的捐款多達10萬港幣,加拿大成為海外華人捐款最多的地區。加美兩國華僑為辛亥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也為百年之後的今天人們紀念辛亥革命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真品、真跡和可歌可泣的事跡。

  為了弘揚辛亥精神,凝聚中華力量,讓今日的華人華僑特別是華人青少年了解百年前加美兩國華人華僑對辛亥革命的貢獻,由加拿大中華郵幣學會、加中工貿理事會、全加華人聯會,共同主辦的華僑為革命之母真品真跡展,暨溫哥華紀念辛亥革命(1911-2011)主題展,得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溫哥華總領事館、溫哥華中華會館、加拿大華人社團聯席會、大溫哥華中華文化中心、加拿大卑詩大學亞洲圖書館等機構的大力支持,得到了溫哥華伍胥山公所、加拿大海外珍藏集錢幣郵票會、加拿大列治文華人社區協會、加拿大華人情緒健康協會、亞太越棉寮青年敬老會、雲高華林西河總堂、九牧公所、民星總社等大溫哥華地區華人社團和商家協辦及贊助。

  展覽的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板塊:①孫中山與溫哥華華僑、②辛亥革命百年真品、③辛亥革命百年真跡、④孫中山海外足跡。展覽品種包括辛亥革命的珍貴實物,紀念錢幣、紙幣、字畫、紀念品、紀念郵票、紀念封、辛亥革命圖片、辛亥革命報刊等真品與真跡。

  在展會期間,還將舉行三場主題報告會,免費觀看1911至1936年曆史紀錄片,免費收聽孫中山先生在1925年中國廣州的“三民主義演講”的原聲錄音。

   《華僑為革命之母真品真跡展》,是首家從華人華僑支持辛亥革命的角度,采用真品真跡展覽之舉,這在海外華人華僑紀念辛亥革命百年活動中,是獨樹一幟的。在這次參展的展品中,許多展品是首次與觀眾見面。

展覽範圍

展區一:孫中山與加美華僑
  主要展出孫中山在1897、1902、1911年三次前來溫哥華等加美兩國主要城市宣傳辛亥革命和募捐軍餉的曆史,以及加美兩國華人華僑積極支持辛亥革命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跡。
  此外,同時展出海外其他地區華人華僑支持辛亥革命的照片。

展區二:辛亥革命百年真品
  加美兩國華人華僑雖然身在異國他鄉,在為加美兩國貢獻力量的同時,也心系祖國,關心與支持中國的發展,積極支持辛亥革命,在為辛亥革命提供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曆史實物。
  此外,展出辛亥革命遺留下來的其他曆史珍品。

展區三:辛亥革命百年真跡
  主要展出加美兩國華人華僑支持辛亥革命以及辛亥革命百年來的曆史人物、新聞報道、新聞圖片、紀念文章、紀念活動、可歌可泣的曆史故事等

展區四:孫中山海外足跡
  主要展出孫中山先生在全球其他地區活動的線路圖、典型活動的照片、特色講話、典型曆史人物等,特別是孫中山在日本、南洋等地活動的曆史故事。

主要展品

  辛亥革命的珍貴實物、紀念錢幣、紙幣、字畫、紀念品、紀念郵票、紀念封、辛亥革命圖片、辛亥革命報刊等。

展期活動

①主題報告會地點:展覽報告廳
第一場時間:2011年10月08日上午11:00—12:00
第二場時間:2011年10月08日下午13:00—14:00
第三場時間:2011年10月09日下午13:00—14:00

②觀看辛亥革命曆史記錄片   地點:展覽報告廳
第一場時間:2011年10月08日下午14:00—15:00
第二場時間:2011年10月09日上午11:00—12:00
第三場時間:2011年10月10日上午11:00—12:00

③收聽孫中山“三民主義”演講原聲錄音
第一場時間:2011年10月09日下午12:00—12:15
第二場時間:2011年10月09日下午14:00—14:15

加拿大中華郵幣學會簡介

(一)本會成立意義:

理事長陳伯仰先生


   加拿大地大物博資源豐富,政經穩定繁榮,氣候溫暖,適宜久居發展的地方。華裔移民加拿大,已有長遠的曆史,尤其新近移民大量增加。僑胞們多已作落地生根的打算。為配合加拿大多元文化社會,引介中華文化給一般人士共同認知中華源遠流長的光榮史寶,使僑社新生一代能有個正當而有意義的嗜好,透過郵幣精華層面,加深了解中華文明之所在。以期更團結和諧,凝聚力量,在北美的國度裏茁長狀大,使中華文化傳統發揚光大。
  以會於1992年5月31日正式成立,為B.C.省,不屬任何政治領域所管轄的非牟利注冊社團組織。

(二)本會宗旨:
①為配合加拿大多元文化的推展,使社會認知中華郵幣文物之精華。
②結合僑社對郵幣志趣相投人士,相互切磋,籍以增長郵幣知識連絡情誼。


③培植僑社新一代,有個正當而有意義的嗜好,以文化層面認知中華傳統。
④適當邀請兩岸四地及世界各地郵幣界來此展覽觀摩,彼此交流聯誼。
⑤本會為非營利事業團體,純以『志趣』、『互助』、『服務』為目的。

(三)主要任務:
①促進會員間將收藏之郵券幣鈔,相互展示觀摩、交換,交流研究心得。
②邀約有關國家或地區,對郵、幣、鈔收集的機構,商業團體或個人,舉辦各類型郵、幣、鈔交流展銷會。
③設立會員俱樂部,組織舉辦會員各種活動,以會員志趣為主導,進行收集郵幣知識的研究,提升會員見識及聯絡情誼。
④代辦會員訂購各地區新發行之郵幣品及有關之資訊交換工作。
⑤提供各地區最新郵幣資料會員參閱,出版郵幣刊物,發表研究心得與建議。

(四)經費來源
①會員會費、年費。
②有關政府部門及機構之補助,贊助損款。
③各類活動收入。

(五)本會徵求會員,歡迎對郵幣有興趣的人士參加,填表寄遞本會通訊處。
地址:Address:3023 E 18th Vancouver B.C  Canada V5M 2R4
電話及傳真:Tel&Fax:604-430-8596
電郵:E-mail:CSNSC92@YAHOO.CN

加中工貿理事會簡介

  加中工貿理事會,簡稱CITCC,是加拿大的全國性機構,秘書處設在列治文市。

主席伍澤湧先生

  加中工貿理事會,由加拿大與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的工業企業、貿易企業及相關科研院所、大專院校、政府相關機構及其認同本會宗旨和使命的組織與個人等組成,是非盈利、非宗教、非政治性機構,是不分膚色與種族的民間會員制組織。

  加中工貿理事會的服務宗旨是“交流、互信、合作、雙贏”八個字,也就是以交流為手段,以互信為基礎,以合作為方式,以雙贏為目標,促進加拿大與中國的工業、科技、投資及貿易合作,推動人員往來,提升理事會會員適應對方市場的能力。

  加中工貿理事會的服務信念是“團隊為先,合作為魂,績效為據”的管理理念,把“工貿為本,務實為重,滿意為宗”的服務信念,落實到理事會總部及各分支機構,員工及義工的言行之中。

  加中工貿理事會,僅在加拿大BC省就有企業家、投資者、移民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會員三百多名,在加拿大方面,已組織會員投資了BC省的酒店、商場、房地產等大型項目,購買了加拿大的上市公司、礦業公司等;在中國方面,已投資了香港金融項目、中國大陸的大型房地產項目等。

  加中工貿理事會,實行免收會費制度,只要是認同加中工貿理事會的章程,是企業的擁有者和高級管理人員,均可申請加入。加中工貿理事會的聯系電話604-278-0321;778-288-7221地址是:100-3871 No.3 Rd, Richmond, B.C., Canada; 網站是:www.chinese-canada.or

全加華人聯會簡介

全加華人聯會全國執行主席  蔡宏安

  1991年5月19日,全加280多個華人團體的450多位代表在多倫多召開代表大會。代表大會之目的是商討加拿大當年的排華法

案向華人征收人頭稅,對華裔所造成的歧視和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嚴重性,與及全加華人應如何討回公道。

  1991年的全加華人代表大會,是加拿大華人曆史上規模最大及最有代表性的回憶。為了團結全加各地華人之力量、凝聚才智、維護華人的正當權益,是次大會並決定成立全加華人聯會作為全國華人的代表和發言人。經一年之籌備,1992年5月16-17日全加華人又在溫哥華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成立【全加華人聯會】,並分太平洋區、大草原區、安大略區、魁北克區和大西洋區成立了分會。

  【全加華人聯會】總部和各區分會成立之宗旨是:促進華裔的團結和合作,加強華裔在當地多元文化、教育、社會、經濟和政治的活動,幾何華裔的才智和力量,藉以維護華人在加拿大社會應有的權益及對加拿大的統一、昌盛、繁榮以及為中加友好做出貢獻。

鑒賞一: 辛亥革命活動實物 —— 虎符

  反對清朝專制統治,清朝政府是要鎮壓的。認為是造反者罪大惡極,捕捉後要被砍頭。所以參與反對清朝專制統治活動是要秘密進行。這兩件實物,是用來進行秘密活動時使用的。對同是革命者而又不認識的同志,接頭時用的“虎符”。

  同是,由上級分別交給一半某甲保持,交給另一半給某乙保持。某甲要和某乙會合時,便拿一半和某乙核對為憑。某甲牌上135號碼要和乙牌上135號碼相同。某甲號碼下面“上按天意”秘語要和某乙“下按民心”秘語相符。圖案青天白日十二角兩片合拼相符。地球圖案兩片合拼相符完整。甲方背面AK08517要和乙方背面AK08517相符。甲方密語:“雞鳴通天鼓,萬馬掃槽頭”要和乙方密語“天書開路來,物原歸主開”相符。如果不相符便要立即離開。

鑒賞二:南京臨時政府的司法總長 —— 伍廷芳

  在加拿大伍胥山公所和加拿大岡州總會館,至今保存著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伍廷芳先生的畫像。

  伍廷芳先生在1912年1月1日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期間,擔任政府的司法總長,南北議和總代表,在1921年伍廷芳任南京臨時政府的外交總長,同年12月北伐期間,代行總統職權,主持政事。

鑒賞三: 華人華僑支持辛亥革命物證——伍寬池先生捐贈收據

  旅加華人華僑在辛亥革命期間,不少華人華僑尋找工作難,生活艱辛,月薪僅4-5元,但仍然心系祖國,踴躍支持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

  這是加拿大溫哥華伍胥山公所保存的該所會員伍寬池先生(廣東臺山人)於民國8年8月6日(1919年8月6日),相應加拿大域多利致公堂捐贈辛亥革命的號召,捐贈5加元的收據。

鑒賞四:尚未正式使用的明信片——慶祝辛亥革命勝利

  這張珍貴的“慶祝辛亥革命勝利明信片”是1912年由中華民國成立時印制的。正面圖案左起黎元洪、孫中山、黃興。其中,黎元洪是孫中山正式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的副總統,黃興(黃克強)是武昌起義後的革命軍總司令。

鑒賞五:慶祝辛亥革命成功紀念封實物——1912年美國紀念封

  加美兩國華人華僑,不但為辛亥革命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全球華人華僑支持辛亥革命中卓有成效,而且期盼著辛亥革命推翻清皇朝,開創民主共和。  這是1912年美國舊金山(三藩市)華人社團為慶祝辛亥革命成功,由該市博雅堂印制的辛亥革命紀念封。

鑒賞六:10元中華民國金幣

  孫中山先生到加拿大溫哥華宣傳辛亥革命,溫哥華華僑積極捐款,支持辛亥革命,這是加拿大溫哥華老華僑伍俠儒先生提供的實物展品。是中國臺山先僑餘疏秀捐五元美金,孫中山先生開據的收款憑證,從該展品中看到:①這張編號為5052的中華民國金幣,面值為10元。右邊有中華革命黨本部總理孫文(孫中山)的中文簽名,左邊有中華革命軍籌餉局會計李公俠先生簽名的中文簽名。②從該展品的背面可以看到,有孫中山先生和李公俠先生的英文簽名。

  展會組委會認為,該展品的珍貴,就體現在兩點:第一,當今保存完好的這類有關辛亥革命的實物,已十分罕見。第二,在這張10元的金幣上,同時印有孫中山中英文簽名的,更罕見。

鑒賞七:美國鈔票公司代印的紙幣——辛亥革命元勳林森

  這個展品有兩張:一張的編號是EB245883,另一張的編號是GJ814322,該紙幣是1945年中央民國委托美國鈔票公司印制的5元紙幣。1945年中央民國之所以要印制紀念林森的紙幣,是因為林森對辛亥革命的突出貢獻。

  在1915年,林森擔任美國三番市國民黨總支部部長,1917年回國,先後擔任中華民國軍政府外交總長,福建省省長,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建設部長,從1913年起,擔任國民政府主席。1943年5月,他在接待加拿大大使前,因車禍搶救無效於當年6月1日逝世。

鑒賞八:兩次捐贈討袁軍餉的收據——美國華僑鄭門金捐贈收據

  該展品是辛亥革命的捐款人鄭門金先生於1915年8月3日、10月20日兩次分別捐贈5美元的收據,當時,加美兩國華人華僑的普通勞工的月薪僅4-5美元。鄭門金捐贈討伐袁世凱的軍餉,是當時一個月的薪資。

  在1914年期間,袁世凱准備稱帝,加美華人華僑反袁情緒高漲,積極行動起來,踴躍捐贈討伐袁世凱的軍餉。據統計,美國民國維持總會共籌得討袁軍餉20.46519萬美元。

鉴赏九:温哥华纪念辛亥革命主题展纪念封实物

  《華僑為革命之母真品真跡展》,是首家從華人華僑支持辛亥革命的角度,采用真品真跡展覽之舉。這在海外華人華僑紀念辛亥革命百年活動中,是獨樹一幟的。在這次參展的展品中,許多展品是首次與觀眾見面。

  為紀念溫哥華舉辦的這場辛亥革命主題展,組委會特別印制了溫哥華紀念辛亥革命百年(1911-2011)《展覽會紀念封》以致其盛。

辛亥革命第一功臣——黃興

  黃興,字克強(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黃興是中華民國創建者之一,是民主革命家,軍事家和實幹家。
  1903年11月4日,在日本籌商成秘密革命團體華興與會後任會長。
  1905年8月,同盟會成立,被選為席務(相當於協理),成為同盟會僅次於孫中山的主要領袖。
  黃興主要從事發展革命分子和組織武裝起義,他親自指揮和參與的武裝起義有:欽州、防州鎮南關廉州上思雲南河口。1911年黃花崗起義是最慘烈一次,他身先士卒,手持雙槍,帶領敢死隊戰至最後一人,二根手指也被打斷。10月10日武昌武裝起義後他授命一為總司令,領到了英勇悲壯的抗擊南下清軍之陽夏保衛戰。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黃興任陸軍總廠兼任參謀本部總長。
  黃興的眼裏只有國家和民族,他寫給胡漢文信中表白:“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他屢次讓該孫中山(總理、總統),黎元洪(大元帥)。
  1916年 10月31日,為革命出生入死無數次的黃興,中年逝世於湖南長沙,孫中山親自主持治喪活動,1917年4月15日,國葬於湖南長沙,嶽麗山雲麗峰下小月亮坪。章太炎親寫挽聯:“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蔡鍔當時在日本養病寫下的挽聯:“以勇健開國,而寧靜持身,貫徹實行,是能創作一生者,曾送我海上,逐哭君天涯,警起揮淚,難臥病九州人”。同盟會香港分會書記馮自由的評價:“世稱孫、黃為開國二傑,克強當之無愧矣!”

蔣委員長擔任過行政院長的證據性展品

  蔣委員長曾經擔任過行政院長嗎?長期以來,不少人對這個問題一直存有疑問。下面這個展品是溫哥華老華僑伍俠儒先生提供給組委會的,也是這次展覽中極富特色的展品。

  左邊的展品是國民政府於1940年4月由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長蔣中正等六位國民政府高級官員蓋章的,通令全國,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國民國父”的國民政府訓令。從這個國民政府的訓令中,你可以看到,蔣委員長當時的職務是行政院長。

  右邊的展品是由當時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長蔣中正、內政部長周鐘嶽,於中華民國1931年12月2日頒發的任職令。該任職令在陶善柬的照片上蓋有鋼印,是十分罕見的真品。

辛亥革命元勳 —— 林森

  中央銀行林森頭像EB245883號,GJ814322號兩張五元紙幣,是中華郵幣學會伍俠儒提供的實物展品。紙幣印明是1945年美國鈔票公司代中國印制。
  林森,字子超,號長仁,1868年3月16日出生在福建省閩侯縣。曾在一灣求學、工作。1905年加入孫中山同盟會。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軍3,林森和九江新軍馬毓寶在10月23日響應起義,通電全國領先其他省份及大城市。
  清軍其後攻陷漢口,林森率領敢死隊運送槍支彈藥錢糧支援武昌起義軍。
  林森返回九江後,又參與策劃長江海軍艦隊起義,攻取南京等行動。
  民國成立後,任參議院院長。民國二年秋,南方各省討袁軍先後受挫,孫中山等革命領導人被袁世凱追捕。孫中山亡命日本。民國三年在東京成立中華革命黨。林森抵東京會見孫中山,加入中華革命黨。林森准備赴美洲時,孫中山持有中華革命黨秘密電報號碼第六號號給林,以作聯絡。
  袁世凱准備稱帝,旅美華僑反袁情緒高昂,民國三年7月4日三藩市華僑將掛在中華會館大堂之隕石開及黎元洪像拆下,舉足踐踏。7月30日,林森抵達三藩市。華僑團體設座華埠杏花樓酒樓設宴歡迎,到會數百人。黃克強、林森兩人講話,揭露袁世凱反對民主、反對共和,陰謀稱帝,呼籲華僑團結討伐袁逆。
  民國四年(1915年)春,三藩市國民黨總支部選林森為總支部部長,孫中山通告海外各地總支部設立籌餉局籌備軍餉討伐袁世凱。林森任駐美民國維持會總會長。董事有伍漢持等二十六人。籌得討袁軍餉貳萬零四千六百五十一元九角八分,立了大功。
  民國六年(1917年),林森返國後,先任中華民國軍政府外交總長、福建省省長、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建設部長,1913年起選為國民政府主席,連任三屆十二年之久。
  1943年5月,林森在接見加拿大大使前,因車禍救治無效,6月1日逝世。國民政府舉辦國葬,並將閩侯縣改名為林森縣作為紀念。1945年,中央民國又發行這套林森頭像伍圓紙幣,紀念林森對辛亥革命的功勳。

為國流血的第一人——伍漢持

  宋教仁被遇刺後,伍漢持主張依法彈劾袁世凱,並上書袁氏,促其退位。1913年8月1日他在天津被捕。8月19日慘遭殺害,成為明國以來議員為國流血的第一人。圖為伍漢持。
 
溫哥華設立辛亥周
来源:大华网   时间:2011-9-3 15:05:00


   (本報訊)記者寒冰報導,九月二日上午十一時, 在溫哥華市政府大樓前舉行隆重儀式,從二日開始為期一週,溫哥華市政府命名為“辛亥周”,以紀念1911年中國發生的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溫哥華先僑支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並在市政府大樓前莊重地升起洪門的旗幟,以彰顯洪門民治党及其成員對辛亥革命的巨大貢獻。

  聯邦國會議員戴偉思(Dan Davis)、溫哥華市長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梁梳根,溫哥華市議員周炯華、鄭文宇、Suzanne Anton、Geoff Meggs,全加洪門民治党主委鄺立卓、常務副主委鄭炯光、本地洪門盟長郭英華、溫哥華洪門民治党主委姚崇英、溫哥華中華會館理事長鄭宗勵,以及各界僑領、洪門會員共二百多人出席儀式。
  郭英華首先代表洪門機構致辭,他說,今天是華人社區的大日子,記憶所及,在溫哥華市府廣場升起洪門旗幟,在華人社區是里程碑事件,特別令人興奮的是溫哥華市政府命名從今日開始的一周為“辛亥周”,在全球華人華僑隆重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際,溫哥華市政府的命名意義十分重大。
  郭英華還回顧了溫哥華先僑,特別是洪門兄弟支援辛亥革命的事蹟,一九零一年,廣州新軍起義失敗,中山先生邀黃興、趙聲、胡漢民等共商捲土重來之計。策劃在廣州發動大規模攻擊兩廣督署義舉,中山先生則赴歐美致力籌款以助軍費;又致函美洲洪門致公堂聲請籌款以應起義。最熱烈響應的捐款者是加拿大的華僑。而當時的華僑十之八九乃洪門人士。中山先生先後三次到訪溫哥華,發起“洪門籌餉局”,積極展開籌餉工作,加拿大維多利亞洪門致公堂為應急需,將黨產樓房所押得的三萬元,溫哥華亦押得萬七元,包括多倫多、,滿地可等,加拿大共募七萬多萬,黃花崗起義得以發動。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有六十八位是洪門成員。郭英華說,洪門148年前來BC省立堂,到現在依然本著“義氣團結,忠誠救國”精神去服務僑社,維護祖籍國,建設加拿大。
  國會議員戴偉思、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梁梳根也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感謝社區和溫哥華市政府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所作的工作。溫哥華市長羅品信最後致辭,他用中文向大家問好,宣佈溫哥華“辛亥周”開始,並和嘉賓一起升起洪門旗幟。

组织委员会

名誉主席:方君学、郑宗励、关梁惠兰
执行主席:陈伯仰、伍泽涌、蔡宏安
共同主席:伍侠儒、陈雅莉、余镜海、宋浩晖、严照、袁家瑜、林树河
展览组:陈伯仰、伍侠儒、黄瑞荣、陈永欣、康桐岭、陈礼贤、吴玉莲、徐凤华、黄文活、方家祥、林轟、施仲平、黄俊明、
宣传组:伍泽涌、吴连杰、曾宏伟、黄信雄、刘必达、伍博超

主办机构
加拿大中华邮币学会
加中工贸理事会
全加华人联会

支持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
温哥华中华会馆
加拿大华人社团联席会
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
加拿大卑诗大学亚洲图书馆

协办机构
温哥华伍胥山公所
加拿大海外珍藏及钱币邮票会
加拿大华人情绪健康协会
加拿大云高华林西河总堂九牧公所
加拿大民星总社
加拿大亚太越棉寮青年敬老会
列治文幸运酒楼

媒体赞助

新时代电视、城市电视、OMNI电视、中文电台、星岛日报、明报、世界日报、都市报、环球华报、大华商报、加西周末、明声报、北美中文网、温哥华周报、加中工贸网

展览范围

展区一:孙中山与加美华侨
   主要展出孙中山在1897、1902、1911年三次前来温哥华等加美两国主要城市宣传辛亥革命和募捐军饷的历史,以及加美两国华人华侨积极支持辛亥革命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
  此外,同时展出海外其他地区华人华侨支持辛亥革命的照片。

展区二:辛亥革命百年真品
  加美两国华人华侨虽然身在异国他乡,在为加美两国贡献力量的同时,也心系祖国,关心与支持中国的发展,积极支持辛亥革命,在为辛亥革命提供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实物。
  此外,展出辛亥革命遗留下来的其他历史珍品。

展区三:辛亥革命百年真迹
  主要展出加美两国华人华侨支持辛亥革命以及辛亥革命百年来的历史人物、新闻报道、新闻图片、纪念文章、纪念活动、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等

展区四:孙中山海外足迹
  主要展出孙中山先生在全球其他地区活动的线路图、典型活动的照片、特色讲话、典型历史人物等,特别是孙中山在日本、南洋等地活动的历史故事。

主要展品
  辛亥革命的珍贵实物、纪念钱币、纸币、字画、纪念品、纪念邮票、纪念封、辛亥革命图片、辛亥革命报刊等。

展期活动
①主题报告会地点:展览报告厅
第一场时间:2011年10月08日上午11:00—12:00
第二场时间:2011年10月08日下午13:00—14:00
第三场时间:2011年10月09日下午13:00—14:00

②观看辛亥革命历史记录片   地点:展览报告厅
第一场时间:2011年10月08日下午14:00—15:00
第二场时间:2011年10月09日上午11:00—12:00
第三场时间:2011年10月10日上午11:00—12:00

③收听孙中山“三民主义”演讲原声录音
第一场时间:2011年10月09日下午12:00—12:15
第二场时间:2011年10月09日下午14:00—14:15

加中工貿理事會版權所有
Add地址:Vancouver Airport #100-3871 No.3 Road Richmond,B.C.Canada V6X 2B8
Tel電話:604-278-0321 604-812-7568  Cell手機:778-288-7221  Fax傳真:604-214-8230  Email郵箱:warren-wu@hotmail.com